首页 |
|
我为群众办实事 | “三治融合馆”有了“共享法庭”,解纷有了新途径 |
||
|
||
![]() | ||
日前,桐乡市经济开发区(高桥街道)越丰村的“三治融合馆”里来了两名特殊的访客,他们不是来参观的,而是来寻求法律纠纷化解指导的。 早在今年9月,桐乡法院立足“三治融合”发源地区位优势,联合属地设立了“共享法庭”(三治融合馆服务站),由当地的“一约两会三团”解纷资源与法官线上轮值,通过整合资源强强联合,方便辖区群众高效、便捷解纷,这才有了上面的一幕。 三年前,房东老李将自家的房屋租给小张居住,小张因用火不当引发火灾,导致租房内的部分物品、门窗等被烧坏,给老李造成了一定财产损失。双方多次协商赔偿问题,村里的网格员也介入调解,但始终无法达成一致。眼看着调解陷入僵局,网格员想到了三治融合馆的“共享法庭”,于是立刻联系了“共享法庭”轮值法官。 轮值法官了解情况后,告知可以通过“共享法庭”进行调解。同时,第一时间与庭务主任进行了沟通,建议邀请当地威望较高的百姓议事会成员作为特邀调解员主持调解,消除双方隔阂,再由轮值法官通过连线方式给予调解指导,帮助更好地化解矛盾。 调解当天,双方当事人来到“共享法庭”(三治融合馆服务站),房东老李向庭务主任讲述了他的烦心事,自己都已经作了让步了,小张却还是不愿意。小张也说出了自己的顾虑,觉得自己是新居民,担心调解结果偏袒本地人老李,所以一直不愿接受。特邀调解员从双方当事人自身利益出发进行劝导,轮值法官通过“共享法庭”连线全程参与调解,并从法律角度向小张解释调解方案。经过1个多小时的调解,小张也消除了顾虑,认可了调解方案并当场支付了赔偿款项。这起由房屋租赁引发的财产损失赔偿纠纷得以顺利化解。 “共享法庭”(三治融合馆服务站) 让老百姓的愁事、烦心事真正化解在“家门口”,是“共享法庭”设立的初衷。“三治融合馆”整合了当地群众威望较高的村民议事会、乡贤参事会、法律服务团、道德评判团等基层解纷资源,对于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具有独特优势。“三治融合馆+共享法庭”的新模式,畅通了调解员与法官的沟通渠道,在调解遇到法律问题时,可通过“共享法庭”平台连线法官获取专业指导,能有效提升调解工作的专业性和纠纷化解的成功率。“三治融合馆”服务站自设立以来,已开展普法讲座、以案释法等活动8次,提供法律咨询服务50人次,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起。 下一步,桐乡法院将以“共享法庭”(三治融合馆服务站)为依托,将调解指导、纠纷化解、在线诉讼、普法宣传、基层治理等司法服务和触角向村社最基层延伸,推动构建“全方位、多维度、宽领域”的“四治融合”新格局,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、一站式多元解纷、一站式基层治理的最小支点,让司法服务更加普惠均等可及。 |
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