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|
|
法助共富 法护营商 | 桐乡法院在行动 |
||
|
||
![]() | ||
共同富裕是民心所向、政之所行,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。今年以来,桐乡法院聚焦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,积极延伸司法职能,持续推进调研访企、送法进企、纾困助企等工作,依法高效维护中小微企业合法权益,为进一步优化法治营商环境,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。 倾听民声 问需于企 “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怎么样?”“目前面临哪些困难?”“有什么需要我们法院帮助解决的问题?”...... 为更好地解决企业的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助力企业发展,院领导带队深入各包联企业,实地查看企业生产车间,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座谈交流,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等,关切询问企业目前在生产经营上是否存在问题和困难,并围绕合同签订、劳动争议、知识产权保护等易涉诉领域,给予企业针对性的指导。 在“走出去”的同时,我们充分把握“企业服务直通车”坐班值守契机,针对企业线上提交的问题进行现场答复、指导,帮助企业及时了解政策变化、源头预防纠纷产生。 搭建平台 数智助企 信息化时代,微信等即时聊天工具让高效沟通成为可能,它在为商户拓展销售市场的同时,也埋下了隐患:有些商户在交易时未签订销售合同、交易单据也多为自制的,存在交易基本要素缺失、填写不规范等问题;有些对交易对象身份信息知之甚少,所有交易过程均通过微信聊天完成,当双方发生纠纷时,商户无法提供顾客详细身份信息和完整的交易证据,能提供的仅仅是与对方的微信聊天记录,最终往往会因证据不足而败诉,导致货款难以收回。 “您打开微信,在搜索框输入‘桐e签’”“完成登录授权后,点击填写发货单”······“将电子发货单链接通过微信或短信发给与您交易的顾客”“如果对方没有及时签收,可以点这里催签” “还可以在合同列表中搜索以往的交易记录” 针对商户交易行为不规范、存证意识不强等问题,桐乡法院创新推出微信小程序“桐e签”,为交易商户提供快速、便捷的发货和收货电子签约服务。一旦发生纠纷,可通过该程序快速固定证据,为后续纠纷解决提供依据,有效保障交易双方合法权益,减轻诉讼成本。从源头减少纠纷产生的同时,也为市场的健康、平稳运行提供了法律保障。 “这里的‘共享法庭’实在太方便了,我们遇到不懂的法律问题,通过连线马上就能得到专业的解答,再也不用东奔西跑了!”一位正在安徽商会“共享法庭”咨询合同纠纷问题的企业主有感而发。 因受疫情影响,许多企业间的纠纷无法通过传统的线下调解方式解决。为打通纠纷调解的堵点,服务和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,今年6月,法院联合工商联在全市12个商会及行业协会全覆盖设立“共享法庭”。 商协会“共享法庭”是行业协会、异地商会参与诉讼的“便捷驿站”,是涉企纠纷在线调解、网上立案、普法咨询的有效载体。依托“共享法庭”实现异地解纷,免去了涉诉企业来回奔波的不便,为企业节约了时间和经济成本。此外,“共享法庭”网络庭审直播平台可根据企业实际需求,提供“点单式”服务。对于涉及企业的典型案件,也可视情组织集中观看,通过以案释法,达到“审理一案、教育一片”的效果,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防范化解涉诉风险的能力。 刚柔并济 纾困暖企 “真的太感谢您了,这笔钱到的太及时了,救了我们公司的命啊!”桐乡某服饰厂负责人拿到执行款后再三向执行干警们表示感谢。 这是一起合同买卖纠纷,案件判决生效后,被执行人迟迟未履行全部付款义务。因受疫情叠加影响,申请执行人经营陷入困境,无奈之下只能求助法院加大执行力度。但经多方调查,未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,在得知被执行人住所地信息后,执行干警两次前往其在外省的住所,均未找到人,多次联系其也都置之不理,案件执行一度陷入僵局。但执行干警仍未放弃,又通过实地走访,了解到被执行人可能仍在经商,经仔细查询终于发现其财产线索。鉴于被执行人的行为已构成拒不执行,遂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。被执行人在取保候审期间,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主动提出和解,案件顺利执结。这是桐乡法院依法打击拒执犯罪,积极为企业纾困的一个缩影。 为防止因执行周期长影响企业发展,桐乡法院不断加大对规避执行、抗拒执行、拒不履行等行为的打击和惩治力度,千方百计查找财产线索,依法快速保障胜诉企业合法权益得到及时兑现,帮助企业尽快回笼资金,实现精准“输血”,全力护航企业健康发展。 在加大拒执打击的同时,我们也注重善意文明执行,慎重采取财产保全等司法强制措施,通过“活封活扣”维持企业造血功能,确保生产经营“不停摆”,帮助暂时陷入困境的企业恢复生机、重返市场。 而数智化“活封活扣”是近几年桐乡法院为企业纾困解难开展的有益探索。 如何在保障原告诉讼权利的同时,保留被告企业的“造血”功能,同时确保“活查封”的机器设备不被恶意转移、出售? 针对这一难题,桐乡法院创新开发动产保全“活查封”应用,通过在查封保管地安装视频监控设备,以视频监测代替纸质封条查封,法官在手机端便可实时查看设备状态,实现实时监管。当设备位置发生改变时,系统即时发出预警,并对异常情况同步摄录并上链存证,辅助法官高效处理各种突发情况,确保查封财产不被转移,实现了维持企业生产经营、保障职工切身利益、实现债权人合法权益的有机统一。 “活查封”应用上线以来,已在10余起动产保全中运用,保住了上百人的工作岗位,200余台设备得以正常运行,预计产生生产效益700万余元。该应用曾入选全国法院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案例。 法助共富,法护营商。下一步,桐乡法院将继续发挥人民法院审判职能作用,不断优化工作举措,持续提升精准司法服务,以实际行动护航企业健康发展,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,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贡献法治力量。 |
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