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|
|
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| 退休老法官化身调解员,为群众排忧解难 |
||
|
||
![]() | ||
有这样一群人,初遇时他们是身着法袍、手持法槌的法官;再遇时他们是身着布衣、肩扛正义的调解员。尽管身份转变了,但这份维护公平正义的初心,他们坚守了三十余载,依然在继续为之默默地付出。值此重阳佳节之际,让我们再来看看,那些从桐乡法院退休的法官发挥余热、为民解忧的故事。 他是近在家门口的“老娘舅” 成立于2014年的“老叶法律诊所”,被当地社区居民形象地誉为法律问题的“咨询站”、矛盾化解的“终点站” 。作为“老叶法律诊所”的核心成员,老叶叶竹安曾在桐乡法院担任多个业务庭的庭长,具有广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调解经验。 2019年年初,杨家门社区的一群小区业主找到了老叶。一进门,大家就七言八语地开始控诉起了前物业公司的“罪行”。老叶听着业主你一言我一语的描述,很快搞清楚事情原委。 原来,原先的物业公司合同到期,不再续约,按照之前的合同规定,该物业公司应将小区公共收益中的29万余元返还给业主,但该物业公司至今未返还,业委会多次联系都置之不理。小区业主众多,大家为是否起诉的事情争执不休。 “我们杨家门社区有个免费的‘老叶法律诊所’,我们去找老叶问问该怎么办。”其中一名业主提议道。 老叶了解此事后,以“老叶法律诊所”的名义向该物业公司发送了一份催款函,同时电话联系该物业公司,以诚信合作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劝导,耐心释明拒不返还公共收益的法律后果。经过前后多次协商,最终物业公司将29万余元全部返还给了业委会。这起原物业与业主之间的遗留矛盾得以顺利化解。业委会向老叶送来了锦旗表示感谢。 这还只是老叶多年调解生涯中极为寻常的一个案例。从“老叶法律诊所”成立以来,这位退休的老法官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,他依然将维护公平正义当作一份责任,耐心细致化解群众矛盾。他还带领其他几位退休法官,摸索创新出一套“五诊法”工作模式,即“现场义诊、普通门诊、综合会诊、入户巡诊、危重急诊”,尽可能将社区矛盾纠纷就地化解。2020年12月,“老叶法律诊所”更是获得省委老干部局授予的“助力社会治理银耀好团队”称号。 她是矛盾调解场上的“定心丸” “孙阿姨是我们的‘定海神针’,有她在,我们的心就定了。”说起特邀调解的孙阿姨,大家无不竖起大拇指。 孙阿姨本名孙小英,但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孙阿姨。自法院退休后,她积极投身矛盾纠纷的诉前调解工作,至今已有5个多年头。她参与调解的案件,成功率在90%以上。 2017年,孙阿姨成为了一名特邀调解员。从此,她就扎根在这里,成了这群90后调解员的“引路明灯”。每当调解遇到问题,调解员们首先想到的是求助孙阿姨。“她总是能快速准确地抓住关键点,然后采用合适的调解方式,认真倾听、耐心解释,让双方当事人都心服口服。”调解员小钟深有感触。那是一起小额借款合同纠纷,一对夫妻因生产经营需要,以名下房产作为抵押,向小额贷款公司借款200余万元,后夫妻俩未按期还款,小额贷款公司遂起诉至法院。案件委派给调解员小钟后,她当即联系双方当事人,组织开展面对面调解。调解现场,还没说上几句话,双方当事人就吵了起来,你一言我一语,情绪越来越激动。面对这种情况,孙阿姨建议分头调解,并将被告一方请到了隔壁的调解室,先倾听他们的想法,又多次与小额贷款公司沟通,从情、理、法角度对双方进行调解,最终双方均作出让步,矛盾纠纷得以顺利化解。 “作为一名退休法官,孙阿姨以她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纠纷调处经验,在法律知识、调解技巧和场面控制上给予年轻调解员很多指导,帮助他们快速的成长起来,是我们特邀调解工作的一张‘王牌’。”市社会治理综合指挥服务中心副主任傅利群如是说。 他是巧解群众心结的“开锁人” “做法官的时候,得有一是一,二是二的果断。但现在做调解不一样了,很多都是很小的矛盾,甚至只是为了争口气,这时候除了释法以外,还要耐心、细心去了解当事人,解开当事人心里的‘锁’。”2019年,退休后的高生甫成为了一名调解员,他意识到想要做好这份工作,就必须在对待当事人的方式方法上作出改变。 比如前段时间的一起房屋买卖纠纷,当事人都是年纪较大的老人家,这起纠纷案情简单,也有了初步的调解方案,但一方就是咽不下这口气,迟迟不愿松口,在调解室内更是一言不合就要起身回家,不愿再多说。眼看调解陷入僵局,高生甫决定让俩人先回家缓和一下情绪。待俩人走后,高生甫联系了双方当事人所在村的村民小组长,决定和村民小组长一起去俩人家中再做做工作。当事人老李看到调解员的到来,摆手说自己不愿意调解。“老李先别激动,我们先坐下聊聊。”村民小组长见状立马出来缓和气氛。老李这才看到自己村的村民小组长也来了,便让他们一起进了屋。经过高生甫和村民小组长一整天的耐心劝说,从聊家常到摆事实、明法理、动情理,老李也意识到意气用事并不能解决问题,不仅耗费心神,还影响邻里关系。最终作出让步,双方达成和解,握手言和。 高生甫坦言,“没了法官身份的‘加持’,有些当事人不愿意多说,遇到这类情况,那我就找他们愿意相信的人协助调解,像村民小组长这类他们熟悉的,在小组中又有一定的威望,我们打配合,他说理,我释法,矛盾就能更好更快地解决。” 成为调解员后,高生甫迅速转变身份,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丰富经验,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发挥余热,为百姓排难解纷。 这些从法院退休的“老法院人”,都是矛盾纠纷化解的“宝贵财富”。桐乡法院将继续发挥退休法官具有丰富解纷经验的优势,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,加强与退休法官特邀调解员的诉前调解联动,进一步便利人民群众低成本、高效快捷化解矛盾纠纷。 |
||